16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分析仪器,通常采用可见光或紫外光作为光源,如卤钨灯、氘灯等,这些光源能够发射出连续或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束。
-单色器分光:光源发出的复合光通过光栅或棱镜等单色器进行分离。光栅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原理,将复色光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单色光;棱镜则是根据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,实现对光的色散,从而得到一系列单一波长的光。
-样品吸收:分离出的单色光依次通过待测样品溶液。样品中的吸光物质会对特定波长的光产生选择性吸收,且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以及光在样品中经过的光程长度成正比,这一关系遵循朗伯 -比尔定律。
-检测器检测:经过样品吸收后的透射光或反射光被检测器接收。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管、光电倍增管、二极管阵列等。这些检测器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,以便后续进行处理和分析。
-信号处理与显示:电信号经过放大、模数转换等处理后,传输至微处理器。微处理器根据朗伯 -比尔定律以及预先存储的标准曲线或校准数据,计算出样品中被测物质的浓度等相关信息,并将结果在显示屏上直观地显示出来。
1600便携式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仪器检查与维护:在使用前,仔细检查便携式光度计的外观是否有损坏、裂缝等情况,确认配套的比色皿、电源适配器、连接线等配件齐全且完好无损。
2.波长选择: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和分析要求,准确选择合适的波长,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进行预实验来确定波长。
3.比色皿使用:选择测试池容积适宜、材质透光度较高的比色皿,且比色皿应保持清洁,避免划痕和破损,使用前后需用蒸馏水冲洗干净,并用擦镜纸轻轻擦干。
4.样品处理:测量前对样品进行适当处理,如稀释、过滤、混合等,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。
5.环境条件控制:尽量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,避免温度、湿度等因素的剧烈变化对仪器性能和测量结果产生影响。
6.数据记录与处理:测量完成后,及时准确地记录测量数据,包括样品编号、测量波长、吸光度值等信息,注意数据的单位和小数位数的正确性。
7.定期校准: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,定期使用标准参考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